牛金所
说起中秋,绕不开的民俗不外乎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人们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还以此祈盼丰收、幸福。
嫦娥奔月是古人对于月亮的浪漫想象,但古人对月球的探究远不止于此:隋朝天文学家发现了月球的自转,唐朝天文学家发现了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可以说,中国古人早已埋下了探索月球的种子。
中国的探月之路始于2004年,那一年,中国首次探月工程立项启动。
2007年
嫦娥一号
2007年,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绕月飞行,绘制出月球表面影像图和月球表面主要元素与矿物分布图,全球月壤层分布与厚度变化图,计算出月壤中蕴藏大约110万吨氦-3资源。未来核聚变发电实现之后,氦-3是一种储备能源原料,足够全人类使用1万年。
2010年
嫦娥二号牛金所
2010年,嫦娥二号继续奔月实现绕月飞行,绘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完整的高精度月球表面影像图;相继飞行到日-地引力平衡的拉格朗日L2位置,探测太阳活动与爆发235天,第一次取得系统的科学数据;相继再飞行1070万千米,与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探测,取得小行星的各项科学参数。现在嫦娥二号继续绕太阳运行,2029年将回归地球附近,再听她诉说神奇的经历!
2013年
嫦娥三号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利用月球表面环境,着陆器开展就位探测,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面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各类天体,地球等离子体探测器探测地球空间等离子体层的环境变化;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开展巡视探测,探测月表各类岩石类型,月球浅表层结构等。
2019年
嫦娥四号
2019年,嫦娥四号着陆月背。充分利用月背特殊环境,着陆器开展深空甚低频信息接收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工程;玉兔二号月球车镌刻下人类在月球背面的第一行巡察足迹,探测月表各类岩石类型,月球浅表层结构等。
2020年牛金所
嫦娥五号
2020年,嫦娥五号翩然探月,并成功将月壤样品带回地球。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
2022年,嫦娥石(月球上的新矿物)首次被发现并命名,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2024年
嫦娥六号
2024年,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的背面样品。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嫦娥六号采回的月壤,首次揭示每克月球背面月幔中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该研究成果为验证月球大碰撞起源假说以及月球的后续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未来,嫦娥七号将勘查月球南极,嫦娥八号发射后将与嫦娥七号组成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中国的航天科技,已经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但这在中国航天人的理想中,还只是梦的开始。苍穹深邃,星河辽阔,浩渺的宇宙中还有无数奥秘等待我们解开,还有无数壮美等待我们发现!
责任编辑|赵青云
运营编辑|赵青云
质量审核 | 王维嘉 李雅欣
图文来源 |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叩问苍穹 揽月归来》,撰文/ 欧阳自远,原文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现订购2025年
定价360元
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
杨方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